長期吃素食可能引起脂肪肝,主要原因包括蛋白質攝入不足、碳水化合物過量、必需脂肪酸缺乏、維生素B12缺乏及代謝紊亂。
1、蛋白質不足:
動物性蛋白含有人體必需的全部氨基酸,長期素食者易缺乏優(yōu)質蛋白,導致肝臟載脂蛋白合成障礙。載脂蛋白是運輸甘油三酯的關鍵物質,其缺乏會造成脂肪在肝細胞內堆積。建議通過豆類、堅果補充植物蛋白,必要時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蛋白補充劑。
2、碳水過量:
素食者常以精制米面為主食,過量碳水化合物會轉化為甘油三酯儲存。高糖飲食還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,激活脂肪合成酶系。建議選擇糙米、燕麥等低升糖指數(shù)主食,控制每日碳水攝入量在250-400克范圍內。
3、必需脂肪酸缺乏:
ω-3脂肪酸具有抗炎和調節(jié)脂代謝作用,主要存在于深海魚類。純素食易導致ω-3與ω-6比例失衡,促使肝臟脂肪變性??赏ㄟ^亞麻籽、核桃補充α-亞麻酸,其在體內可部分轉化為EPA和DHA。
4、維生素B12缺乏:
維生素B12參與同型半胱氨酸代謝,缺乏會導致脂肪氧化障礙。該維生素幾乎只存在于動物性食品,長期素食者需定期監(jiān)測血清B12水平,必要時補充甲鈷胺或氰鈷胺制劑。
5、代謝紊亂:
極端素食可能引發(fā)瘦素抵抗和脂聯(lián)素水平下降,這兩種激素紊亂會同時促進脂肪合成與抑制分解。伴隨胰島素抵抗時,會出現(xiàn)肝細胞脂肪沉積伴炎癥反應,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。
建議素食者每周進行3次有氧運動,每次持續(xù)30分鐘以上,運動時心率維持在(220-年齡)×60%-70%區(qū)間。每日攝入大豆制品不少于50克,菌藻類食物不低于100克,烹調油選擇紫蘇油或核桃油。定期檢測肝功能、血脂和空腹血糖,出現(xiàn)右上腹隱痛或乏力癥狀應及時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