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流清鼻涕可能由風寒或風熱引起,需結(jié)合伴隨癥狀區(qū)分。風寒感冒鼻涕清稀如水,風熱感冒鼻涕黏稠微黃,具體鑒別要點有鼻塞特點、咽喉癥狀、舌苔表現(xiàn)、發(fā)熱程度、是否怕冷等。
1、鼻涕性狀:
風寒感冒初期鼻涕呈清水樣,量多易流出;風熱感冒鼻涕質(zhì)地較黏稠,顏色可能微黃。觀察鼻涕變化有助于早期鑒別,風寒者遇寒加重,風熱者遇熱明顯。
2、鼻塞特點:
風寒鼻塞多伴隨明顯鼻癢、噴嚏,鼻黏膜蒼白腫脹;風熱鼻塞常伴鼻腔灼熱感,鼻黏膜充血發(fā)紅。兩者鼻塞程度均可隨病程進展加重,但風寒鼻塞對熱敷反應更好。
3、咽喉癥狀:
風寒感冒咽喉多癢不痛,咽部黏膜淡紅;風熱感冒咽喉紅腫疼痛明顯,可見濾泡增生。兒童可能因咽痛拒食,此癥狀對鑒別價值較高。
4、舌苔表現(xiàn):
風寒舌苔薄白潤澤,舌質(zhì)偏淡;風熱舌苔薄黃或黃膩,舌邊尖紅。觀察舌象需在自然光線下進行,避免飲食染色干擾判斷。
5、全身癥狀:
風寒多伴惡寒重發(fā)熱輕、無汗頭痛;風熱以發(fā)熱重惡寒輕、有汗口渴為特征。需注意測量體溫變化趨勢,風寒體溫多呈緩升,風熱體溫常驟然升高。
護理期間保持室內(nèi)空氣流通但避免直吹冷風,風寒者可飲生姜紅糖水,風熱者適合白蘿卜蜂蜜水。飲食宜清淡易消化,風寒選擇溫熱軟食如小米粥,風熱適宜涼性食物如梨汁。保證充足休息,觀察癥狀變化,若出現(xiàn)高熱持續(xù)、精神萎靡需及時就醫(yī)。日常注意根據(jù)氣溫增減衣物,風寒感冒恢復期可適當曬太陽,風熱感冒愈后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