膀胱腫瘤保守治療方法主要有經(jīng)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、膀胱灌注化療、免疫治療、放射治療、靶向藥物治療。
1、電切術:
經(jīng)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是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的首選方法,通過尿道插入電切鏡切除腫瘤組織,具有創(chuàng)傷小、恢復快的優(yōu)勢。術后需配合膀胱灌注化療降低復發(fā)率,適用于腫瘤直徑小于3厘米且未侵犯肌層的患者。
2、灌注化療:
膀胱灌注化療將化療藥物直接注入膀胱,常用藥物包括表柔比星、絲裂霉素、吉西他濱等。藥物直接作用于膀胱黏膜,可殺滅殘余腫瘤細胞并預防復發(fā),每周1次連續(xù)6-8周后改為每月維持治療,主要不良反應為化學性膀胱炎。
3、免疫治療:
卡介苗膀胱灌注是免疫治療的主要方式,通過激活局部免疫反應抑制腫瘤生長。適用于中高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,需維持治療1-3年。常見副作用包括膀胱刺激癥狀和流感樣反應,治療期間需定期進行膀胱鏡復查。
4、放射治療:
體外放射治療適用于不能耐受手術的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,或作為術后輔助治療。采用三維適形放療技術可精準照射腫瘤區(qū)域,常規(guī)分割劑量為60-66Gy,可能引起放射性膀胱炎和腸道反應等并發(fā)癥。
5、靶向治療:
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靶向藥物如厄達替尼可用于晚期膀胱癌,通過抑制FGFR3信號通路阻斷腫瘤生長。需進行基因檢測篩選適用人群,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高磷血癥和口腔潰瘍等,需配合支持治療緩解癥狀。
膀胱腫瘤保守治療期間需保持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稀釋尿液,避免吸煙及接觸芳香胺類化學物質。建議多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,限制紅肉及加工食品攝入。適度進行快走、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,術后3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。定期復查膀胱鏡、尿脫落細胞學和影像學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血尿、尿頻尿急等癥狀加重需及時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