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身過敏可通過抗組胺藥物、糖皮質激素、腎上腺素、局部冷敷、遠離過敏原等方式治療。全身過敏通常由食物過敏、藥物過敏、昆蟲叮咬、接觸性過敏原、吸入性過敏原等原因引起。
1、抗組胺藥物:
抗組胺藥物是治療過敏反應的一線藥物,能夠阻斷組胺受體的作用,減輕瘙癢、紅腫等癥狀。常用藥物包括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依巴斯汀等。這類藥物適用于輕中度過敏反應,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。
2、糖皮質激素:
糖皮質激素具有強效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,適用于中重度過敏反應。常用藥物包括潑尼松、甲潑尼龍、地塞米松等。短期使用可快速緩解癥狀,但需嚴格遵醫(yī)囑控制劑量和療程。
3、腎上腺素:
腎上腺素是搶救過敏性休克的關鍵藥物,能夠迅速收縮血管、緩解氣道痙攣。出現(xiàn)呼吸困難、血壓下降等嚴重過敏反應時需立即肌肉注射腎上腺素,并盡快就醫(yī)。
4、局部冷敷:
對于皮膚出現(xiàn)紅腫、灼熱感的過敏反應,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處。冷敷能收縮毛細血管,減輕局部充血和腫脹,緩解瘙癢不適感。注意避免凍傷,每次冷敷不超過15分鐘。
5、遠離過敏原:
明確過敏原后需立即停止接觸,如停止食用致敏食物、停用可疑藥物、遠離花粉或塵螨環(huán)境等。無法確定過敏原時可記錄發(fā)病前的接觸史,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。
出現(xiàn)全身過敏反應時應保持鎮(zhèn)定,立即停止接觸可疑過敏原。輕度癥狀可先服用抗組胺藥物觀察,若出現(xiàn)面部腫脹、呼吸困難、血壓下降等嚴重表現(xiàn)需立即就醫(yī)。過敏體質者應隨身攜帶抗過敏藥物,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。日常注意保持居住環(huán)境清潔,定期清洗床上用品,減少塵螨滋生。飲食宜清淡,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如海鮮、堅果等。適當鍛煉增強體質,但運動時需注意避免誘發(fā)運動性過敏反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