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牙齦長包可通過局部清潔、抗感染治療、切開引流、根管治療、手術切除等方式處理。牙齦膿腫通常由齲齒感染、牙周疾病、外傷刺激、乳牙滯留、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。
1、局部清潔:
使用兒童專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患處,配合生理鹽水漱口。每日餐后使用牙線清除食物殘渣,避免使用含酒精漱口水刺激黏膜。持續(xù)3天未見緩解需就醫(yī)。
2、抗感染治療:
細菌感染引起的牙齦膿腫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顆粒、頭孢克洛干混懸劑等抗生素。合并真菌感染時可選用制霉菌素含漱液,用藥期間觀察是否出現皮疹等過敏反應。
3、切開引流:
波動感明顯的化膿性膿腫需由口腔科醫(yī)生行切開引流術。術前進行局部麻醉,術后每日用氯己定含漱液消毒,2周內避免進食堅硬食物。該操作可迅速減輕組織壓力。
4、根管治療:
乳牙或年輕恒牙的牙髓壞死需進行根管治療。清除感染牙髓后填入氫氧化鈣糊劑,最后用樹脂材料充填。治療分2-3次完成,能有效保留患牙并消除病灶。
5、手術切除:
反復發(fā)作的牙齦囊腫或含牙囊腫需手術切除。全景片確定范圍后完整摘除囊壁,恒牙胚受影響時需同期進行導萌術。術后需定期復查觀察恒牙萌出情況。
日常應注意均衡飲食,保證維生素C和鈣質攝入,多吃蘋果、胡蘿卜等需咀嚼的食物促進頜骨發(fā)育。避免睡前飲用含糖飲料,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。出現牙齦出血、牙齒松動等伴隨癥狀時需及時就診,排除血液系統(tǒng)疾病或頜骨腫瘤等特殊情況。急性期可冷敷緩解腫脹,但禁止自行挑破膿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