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束支傳導阻滯可通過藥物控制、心臟起搏器植入等方式治療,但通常難以完全痊愈。右束支傳導阻滯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改善心肌供血、控制基礎疾病、藥物治療、心臟起搏器植入、定期隨訪監(jiān)測。
1、改善心肌供血:
心肌缺血是右束支傳導阻滯的常見誘因,通過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搭橋手術恢復血流可緩解癥狀。患者需戒煙限酒,控制血壓血糖,減少高脂飲食攝入,每日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。
2、控制基礎疾病:
高血壓、心肌炎等基礎疾病會加重傳導阻滯,需規(guī)范治療原發(fā)病。高血壓患者應長期服用降壓藥物,心肌炎患者需配合抗病毒治療,甲狀腺功能異常者需調(diào)整激素水平。
3、藥物治療:
嚴重心動過緩時可使用阿托品、異丙腎上腺素等藥物提高心率。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需服用利尿劑減輕心臟負荷,血管緊張素轉(zhuǎn)換酶抑制劑改善心功能,β受體阻滯劑調(diào)節(jié)心律。
4、心臟起搏器植入:
對于伴有暈厥、心源性猝死高風險的患者,需考慮安裝永久性心臟起搏器。雙腔起搏器可模擬正常心臟電傳導,心室同步化治療能改善心功能,術后需定期檢測起搏器工作狀態(tài)。
5、定期隨訪監(jiān)測:
無癥狀患者每6-12個月需復查心電圖和動態(tài)心電圖,監(jiān)測傳導阻滯進展。出現(xiàn)胸悶氣促、頭暈黑朦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,妊娠期女性需加強心功能評估,老年患者注意電解質(zhì)平衡。
右束支傳導阻滯患者日常需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,飲食以低鹽低脂、富含鉀鎂的蔬果為主,如香蕉、菠菜、燕麥等。冬季注意保暖防寒,洗澡水溫不宜過高,睡眠時采取半臥位減輕心臟負荷。建議學習自測脈搏方法,記錄靜息心率和癥狀變化,旅行時攜帶急救卡片注明病情。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者需嚴格遵醫(yī)囑用藥,不可自行調(diào)整劑量,定期進行心臟超聲和運動負荷試驗評估心功能儲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