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齦出血的治療方法包括口腔清潔、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,具體需根據病因選擇。常見原因有牙菌斑堆積、維生素缺乏或全身性疾病,及時干預可有效改善。
1. 口腔清潔改善
牙菌斑和牙結石刺激是牙齦出血的主要原因。每天使用軟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,牙刷與牙齦呈45度角輕柔清潔齦溝。牙線清除牙縫殘留物,水牙線沖洗牙齦線下2-4mm區(qū)域。每半年接受超聲波洗牙,清除齦下結石能減少90%的機械性出血。
2. 針對性藥物治療
含0.12%氯己定的漱口水每日兩次可抑制細菌繁殖。牙齦紅腫處涂抹2%碘甘油,促進局部消炎。維生素C每日補充300mg聯合維生素K 10mg,改善毛細血管脆性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在空腹6.1mmol/L以下,高血壓患者血壓需低于140/90mmHg。
3. 專業(yè)手術治療
齦下刮治術清除牙根面結石和病變牙骨質。牙齦成形術修整增生牙齦組織,激光治療封閉出血點。重度牙周炎需進行翻瓣手術,徹底清創(chuàng)后配合骨移植材料修復受損牙槽骨。血液病患者需先糾正凝血功能,血小板低于50×10?/L時需輸注血小板后操作。
牙齦出血持續(xù)3天以上或伴隨牙齒松動需立即就診。妊娠期牙齦炎在孕中期可進行基礎治療,血液病相關出血需血液科會診。保持每3個月復查牙周探診深度,健康牙齦探診出血應小于10%。